![](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7-min.png)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田牛强)“这个不错,那个又是什么……”5月9日一早, 2018年贵州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六组观摩人员走进丹寨县甲脚高标准蓝莓种植基地,一下车就被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干等系列蓝莓种植衍生产品吸引,纷纷问长问短、举杯品尝。 “这里之前是小山丘,农户把土地分成小块种植玉米,土地利用率低,农户的收益也不好。”基地负责人介绍,经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群众的钱是越来越挣钱了。 现在,这里成了贵州茅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带动建设的示范基地,总面积2600亩。其中,公司自有示范基地510亩,带动村级产业合作社种植的基地2090亩,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保底价收购等服务。村两委负责组织全村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利用产业子基金,贫困户到户资金等,作为蓝莓基地建设所需经费,组织群众到基地务工。 “这个基地不仅产业选择好,顶层设计更是做得好,政府政策及资金引导得力,组织模式有效。”来自遵义的观摩人员张扬勇告诉记者,基地科技含量高,从品种选择,栽培模式,绿色防控,精深加工面都注入了不少科技元素,这样贫困户才能以多种模式积极参与,实现脱贫。 让观摩组的代表们感叹的还有镇远县青镇溪铺田村玫瑰花海基地。 “闻!好香!”当观摩人员走进镇远县青镇溪铺田村玫瑰花海基地时,一股清新的空气夹杂花香扑鼻而来。待观摩人员们回个神来定睛一看,一块块梯田错乱五章的镶嵌在山腰处,梯田里三尺来高的玫瑰树在雨雾的洗礼中显得格外有精神,一棵棵玫瑰树组成了玫瑰园,园内的有附近村民经营起的农家乐、儿童乐园等,此外还有农副产品、餐饮、小饰品…… “这是我们镇的玫瑰花产业与当地群众的又一长效利益联结机制。”镇远县青镇溪相关负责人表示,玫瑰花种植基地是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调减玉米、促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和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一减四增"决策为指导,认真作好产业选择和产销对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实施的农业产业项目。 该项目自2016年初开始实施以来,一直是基层党建(支部)与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共同合作。目前,发展到6000余亩的种植面积,跨区域利益联结435户。并且带动周边贫困户及富余劳动力近千人就业,部分村民也靠着"鲜花经济"奔向红火的小康生活。如今,玫瑰花产业激活了该镇的乡村旅游发展,部分村民也靠着“鲜花经济”,吃上了“旅游饭”。 下一步,该镇在两年内将玫瑰园发展到10000亩以上,打造玫瑰食品、玫瑰化妆品等系列产品,延伸玫瑰花产业链,充分发挥玫瑰花产业的经济效应,让群众共同增收奔小康。 让群众奔小康的,还有剑河县岑松镇干俄村食用菌基地。 据工人们介绍,他们原本是周边地区的农户,一有闲暇时间,他们选择来到基地打工,既学技术、又增收入。“我家是岑松镇平家村的贫困户,老人病了,来这里打工方便照顾。”工人周大姐说,她每月能收入3000元,现在有100多人和她一样在基地工作。 据悉,该基地于2017年5月建成,总投资2000余万元,占地51.4亩。基地主要种植有平菇、香菇、猴头菇等品种,分三季种植,每个大棚8000个菌棒,每个菌棒出菇大约1.5至2斤,每年鲜菇产出40余万斤。 不管是从丹寨到镇远,从镇远到剑河,记者随观摩组一路走来,看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的好景色,也听到群众传来赚钱致富的好声音。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今年春天,贵州省委主要领导发出号令,黔东南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以点示范全面推进,科学探索创新机制,牢牢把握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在发展产业中系统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黔东南州已实现了产业规划和项目到村到户到人、春耕物资备足备齐到村到户到人、利益联结机制到村到户到人、产销衔接机制到村到户到人、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到村到户到人,全面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助推产业脱贫。 2018年一季度,黔东南州调减玉米地补种经济作物46.03万亩,其中调减补种蔬菜面积16.13万亩,茶叶0.92万亩,食用菌0.76万亩,中药材9.95万亩,精品水果9.85万亩,其它8.43万亩,完成州级目标的92.06%。另外,该州蔬菜产业带动82203人,茶产业带动17514人,家禽产业带动63084人,中药材产业带动71352人,食用菌产业带动20837人,一县一业带动29348人,脱贫13599人。 土地实现了更多的价值,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一场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贵州的地形地貌、气候等特征决定了传统农业的局限,但同时传统农业又具有多种多样的特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新型农产业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农业产业化扶贫大有前途,也为金融资本创造了条件,观摩结束后,我们将根据各地实际进一步制定区别化政策,助推贵州现代农业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观摩组成员,民生银行贵阳分行长王成如是说。 |
编辑:应腾 主编:应腾 |